2007年10月27日

啊~〝福爾摩沙〞.為殉難者的鎮魂曲


啊~〝福爾摩沙〞.為殉難者的鎮魂曲
Requiem for Martyr di Formosa

青翠的山孕育著這片綠蔭盎然的樹林,而河川就像是一條條與母親生命聯繫的臍帶,由山的深處通往無際的海洋,島嶼和海洋便形成了緊密不可分離,有如胎兒與母親的共生關係。而這曾被詛咒甚至被割棄的島嶼,卻吸引無數的人,寧願冒著生命的危險,渡洋尋求這塊樂土。至於被葡萄牙的船長高呼“I Lhas Formosa““美麗的島嶼〞的讚美,雖說也是值得我們高興接受,可是我們卻仍然感到遺憾,遺憾母親〝台灣〞沒有聽見我們說出這第一句的讚美聲。

蕭泰然老師在譜寫這首曲子時,特別把先前的創作〝台灣魂〞混聲四重合唱,重新編成String Orchestra,為〝福爾摩沙殉難者鎮魂曲〞打開序幕。
序樂之一〝台灣魂〞是描述著先民歷經千辛萬苦,渡過險惡的黑水溝,來到這塊美麗的島嶼。與原住民通婚生子,共同開墾經營這塊土地,過著勤儉樸實的生活。充分的表現出當初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,堅忍耐勞的特質;將汗水滴進土壤裡,促成了五穀的豐收;用鮮血抵禦外來的侵略,用淚水洗淨被污蔑的委屈。只求讓世世代代的子孫,能夠有尊嚴、踏實、自在的生活在島嶼母親的懷裡。
序樂之二採用四種不同音階的定音鼓,以微快的行板速度進行著島民長期以來,內心始終承受著由外來強權欺壓的衝擊,時而激動,時而無奈……

於是蕭老師將詩人李敏勇的詩用音樂詮釋出:
第一章〝你若問起〞,以稍快的小行板節奏呼喚出島嶼的明確身分,告訴著開拓者的子孫們,也告訴著後來才移民的新住民,對於照顧我們生活的島嶼,必須真心的去愛她,並且努力去撫平她所受過的傷痕。由女高音唱出〝你若問起島嶼台灣的父親〞,繼而加入女中音與女高音的回應〝我欲講天是台灣的父親〞,雖然男聲部只以簡單的〝台灣〞〝父親〞穿插出現,卻肯定的道出了我們對島嶼過去與未來,自我身分認知的心聲……在銜接第二章的詩篇〝記憶與感念〞之前;刻意以豎琴詠嘆調式緩慢柔性的旋律出現,緊接著加快了節奏由男中音以濃郁、柔韌的音色,獨唱出喚起對每一位受難者的記憶與感念……
第二章〝記憶與感念〞男中音與女高音分別唱出對受難者的思念和追禱,在加快節奏後,歌聲的進行中也出現轉調的處理,讓整個〝記憶與感念〞的情懷,有如海浪的起伏,產生多樣的思緒高潮……
第三章〝走尋光明路〞在進行曲的架構中,樂曲以明亮短潔的節奏,引導男、女聲部的個別齊唱,開朗清新的唱出島嶼欲跳脫出悲情的籠罩,唱出〝舉頭看藍天,走尋光明路〞開闊心胸,嶄新的使命感。
第四章〝美麗的國度〞以穩健的快板節奏,木管清純的樂音,開啟了人們對島嶼未來的期盼,混聲四部合唱亮麗的歌聲,歌頌著島嶼形成烏托邦的喜悅,人民在學習中成長,在努力開創中茁壯,而島嶼也在一切和諧歡樂中,管弦樂優雅、壯麗的旋律歌頌著,〝福爾摩沙〞成為名符其實的象徵,島嶼成為永遠美麗的國度。

後記:島嶼上目前雖然大部分的人都高喊著:我們都是台灣人!可是卻不乏仍然有許多人,空有扛著台灣人的軀殼,卻沒有進駐著台灣魂!在感念為島嶼捐軀的受難者之際,我們不要忘了這些受難者的魂魄,永遠與我們同在!啊~〝福爾摩沙〞.為殉難者的鎮魂曲.讓我們的身軀也緊緊擁抱著〝台灣魂〞!

Ken 2001.05.15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