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0月28日

蕭泰然的鋼琴協奏曲


這首鋼琴協奏曲是以傳統的三個樂章所構成,中庸的快板、行板,及富有活力的快板。第一樂章是急板的奏嗚曲形式,一開始便一反蕭氏以前作風,以堅定而富於生命力的節奏,由定音鼓奏出凱歌式進行曲,鋼琴亦隨之加入行列,不尋常的東西方樂思並肩而行,展開了華麗的提示部。記得蕭教授曾引述在研究院時的指導教授Dr.Kim之言:「你很善於處理不諧和音,所以你的和聲很特別很優美。」從這首樂曲的開端,就很強烈地印證了Dr.Kim的話。當樂曲進入第二主題時,嘩!那旋律是多麼迷人,那令人永難忘懷的樂思,處處散著芬芳。蕭氏深研音樂美學的作用,不僅在第一樂章用以做了無窮的發展,連在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都流連忘返,真是有點陰魂不散似地纏著你,直到樂曲終了,仍然緊抱著你的心靈不放……經過了發展部,進入裝飾奏。它並不像貝多芬或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那樣,有一段相當冗長的裝飾奏,好讓獨奏者大大發揮一番。筆者感到有時太長的裝飾奏反使管弦樂隊冷落與無聊。作者大概也注意到這點,才把裝飾奏縮短,甚至在未完之際便引進管弦樂隊,使樂曲的進行,顯得更緊湊。再現部一出現,將會是多姿多彩的動機(motive)變化。樂句隨之進入華麗而富有生命力的高潮,令人屏息之際結束第一樂章。第二樂章由木管,清涼而緩慢地奏出對家鄉的思念,在序句之後,鋼琴重複著那令人感傷的旋律。這旋律不像古典音樂的大小調,尤其和絃的處理似乎故意在不諧和的七和弦中不去解決,令人有一種迷失之感。作者似乎在暗示台灣人的命運,是否永遠處於自我迷失的狀態中?突然由小提琴獨奏引導出我們熟悉的旋律<心酸酸>,但旋即發現蕭教授的<心酸酸>並不持守哭調式的苦命論,他是以台灣人傳統的奮鬥、冒險、開拓的精神,將原來的瑟縮變成成功的希望,迸發出燦爛的火花。鋼琴優美的琴韻,不僅在第一樂章,就是第二樂章也美麗地飄揚。第二樂章的結尾是一段相當幽靜的冥想,發人深省。
  華麗的裝飾句,引發出雄偉的第三樂章。作曲者深深了鋼琴樂器的特性,使鋼琴家以非凡的技巧與才能,配合管弦隊部分的對位,表現出蕭氏對新浪漫派精闢的詮釋,有鮮明的凸顯,尤其作者插入一段現代音樂的手法,與第一樂章也有一小段現代作曲法,互相呼應。又最後的高潮,在鋼琴上也採用了與第一樂章相同的展技曲手法,使聽眾在全曲中獲致一脈相連的完整性。
  以筆者與蕭教授的接觸與了解,這三首協奏曲無疑是蕭教授一生中最具國際性的作品,而這首鋼琴協奏曲更是蕭教授的化身。它將永留人間,代代深植於人們的心裡,懷念再懷念……

2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請問哪裡可以買到蕭老師鋼琴協奏曲的譜?

謝謝

yh1022@txstate.edu

匿名 提到...

請問哪裡可以買到蕭泰然老師C小調鋼琴協奏曲鋼琴協奏曲的譜(總譜和分譜)? 請請吿知價格. pdf檔經電子郵件寄送最好.

謝謝.

sjou2@yahoo.com

2015年03月27日